本文目录导读:
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,截至2023年10月26日,全国现有确诊病例128例,其中本土病例120例,境外输入病例8例,从数据来看,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多个城市出现聚集性疫情,防控压力持续加大。
疫情最新动态
-
新增本土病例分布
国内多个省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,其中广东、北京、上海、江苏等地尤为突出,据不完全统计,单日新增本土病例已突破100例,较前几日明显上升。 -
病毒毒力分析
专家指出,当前流行的毒株为德尔塔变异株,其传播速度快、潜伏期短,且病毒载量高,导致感染人数激增,值得注意的是,德尔塔毒株对现有疫苗仍有一定敏感性,接种疫苗仍是防控的重要手段。 -
防控措施升级
面对疫情反弹,多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采取封控管理、核酸检测、流调溯源等措施,北京市朝阳区、上海市浦东新区等高风险地区已实行严格的出入管控,确保疫情不扩散、不蔓延。
专家紧急提醒:这3点需高度警惕!
-
警惕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
德尔塔毒株的一大特点是隐匿性强、传染力高,许多感染者在潜伏期甚至无症状期就已具备传染性,专家建议,近期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,应主动进行核酸检测,切勿抱有侥幸心理。 -
避免聚集性活动
在当前疫情形势下,大型聚会、聚餐、旅游等活动风险极高,专家呼吁公众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,坚持“非必要不出门”,确需出行应选择低风险地区,并全程佩戴口罩。 -
加强疫苗接种,筑牢免疫屏障
尽管现有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防护效果有所下降,但仍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重要手段,专家建议,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,应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注射。
个人防护指南:科学防疫,从我做起
-
勤洗手,戴口罩
在公共场所、接触公共物品后,务必用流动水+肥皂洗手,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进入医疗机构等高风险场所时,务必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。 -
保持社交距离
在人员密集场所,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,避免触摸眼口鼻等部位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。 -
注意饮食卫生
生熟食物分开处理,避免生食与熟食交叉污染,食材选择应新鲜、安全,烹饪时确保食物充分加热。 -
关注健康码与行程码
近期出行前务必查询目的地健康码与行程码,配合防疫政策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行程。
社会共治:群防群控,共克时艰
疫情防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,更需要全民参与、群防群控,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,做到:
- 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避免恐慌情绪蔓延;
- 主动报告行程,配合流调工作;
- 关爱特殊群体,帮助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者做好防护。
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但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科学防控、精准施策,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!
声明:本文信息截至2023年10月26日,具体防控政策请以各地官方发布为准。
标签: 国内新疫情最新公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