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7月15日最新通报,杭州近期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、局部暴发的特点,新增确诊病例数较前一周有所上升,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,杭州市政府迅速响应,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,全力保障市民健康安全。
疫情数据更新
据杭州市卫健委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7月13日0时至24时,杭州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,其中10例为轻型病例,2例为普通型病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,这些病例均与已知的阳性感染者有接触史,或在重点区域筛查中发现。
从7月10日以来,杭州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0例,无症状感染者24例,病例主要集中在拱墅区、西湖区和滨江区,涉及多个老旧小区和商业密集区域。
疫情防控措施升级
为应对疫情反弹,杭州市政府于7月14日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,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防控工作,会议决定,自7月15日起,杭州市将采取以下措施:
-
加强重点区域管控:对拱墅区、西湖区、滨江区等重点区域实施更严格的出入管理,非必要不出行,确需出行需凭健康码绿码通行。
-
扩大核酸检测范围:从7月15日起,杭州市将对重点区域居民每3天进行一次免费核酸检测,确保“应检尽检,不落一人”。
-
强化社会面管控:加强公共场所、商场超市、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的扫码、测温、戴口罩等措施,对不配合的人员依法处理。
-
推进疫苗接种工作:加快疫苗接种进度,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和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,确保“应接尽接”。
专家解读:疫情形势不容乐观
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前杭州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新增病例数虽未出现大幅反弹,但仍有上升趋势,他提醒广大市民,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,保持社交距离,避免聚集。
“杭州气温升高,市民外出活动增多,这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。”李明说,“随着暑期到来,人员流动加大,疫情输入风险也在增加,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,不能松懈。”
生活提示: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
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,市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杭州市卫健委发布以下健康提示:
-
坚持科学佩戴口罩:在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、医疗机构等场所,务必科学佩戴口罩,确保口罩覆盖口鼻和下巴,鼻夹要压实。
-
保持社交距离:在公共场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,避免拥挤,减少不必要的接触。
-
注意手卫生:外出回家后,接触快递、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后,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,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。
-
增强免疫力:合理饮食,保证充足睡眠,适当锻炼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-
关注官方信息:及时关注杭州市卫健委、疾控中心等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,不传谣、不信谣。
疫苗接种:筑牢免疫屏障
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,杭州市已全面启动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,重点人群应“应接尽接”,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减少重症发生。
杭州市卫健委提醒,尚未接种疫苗的市民,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应尽快到附近的疫苗接种点接种,对于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,应及时向专业医师咨询,切勿因噎废食。
心理调适:保持积极心态
面对疫情,除了做好防护,心理调适同样重要,杭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建议,市民应保持积极心态,通过运动、阅读、与亲友沟通等方式缓解压力,如出现焦虑、抑郁等情绪,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。
“疫情是暂时的,我们要相信政府,相信科学,保持信心。”心理专家表示,“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早日战胜疫情。”
未来展望:科学防控,共克时艰
杭州市政府表示,将继续坚持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的总策略,严格落实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,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加快疫苗接种进度,推进核酸检测常态化,全面提升疫情防控能力。
“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控制住疫情,保障市民健康安全。”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人表示,“希望广大市民继续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,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