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疫情最新通报:超市成疫情重灾区
根据天津市卫健委1月14日发布的通报,当日新增1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均与某大型连锁超市的冷链食品相关,经基因测序,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隐匿性强的特点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该超市已成为天津本轮疫情的“核心传染源”,据流行病学调查,确诊病例多在超市购物时感染病毒,并在短时间内扩散至多个家庭。
超市购物为何成为高危行为?专家解释,主要原因有三:
-
人员密集:超市是典型的公共场所,顾客、收银员、清洁工等多岗位人员聚集,病毒传播风险极高。
-
冷链食品污染:部分确诊病例与冷链食品接触史相关,病毒可能通过冷链产品传播。
-
防护意识薄弱:部分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未佩戴口罩、未保持社交距离,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。
超市购物三大致命风险,普通人如何规避?
病毒污染风险
超市作为高人流场所,病毒传播风险极高,尤其在收银台、电梯按钮、购物车等高频接触区域,病毒存活时间可达数小时,专家建议:
- 购物前洗手消毒,佩戴口罩,避免触摸面部。
- 使用一次性纸袋或购物APP下单,减少直接接触。
- 回家后立即洗手,对购物袋、外包装进行喷洒消毒。
冷链食品传播风险
天津疫情中,多例确诊病例与冷链食品相关,专家提醒,冷链食品是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,建议:
- 尽量避免购买进口冷链食品,尤其是未经消杀的生鲜产品。
- 如需购买,务必选择正规超市,并要求商家提供消毒证明。
- 回家后对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喷洒消毒,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取出。
人员聚集风险
超市高峰期人流量大,极易造成人员聚集,专家指出,这种环境下病毒传播速度极快,建议:
- 非必要不出门,尽量选择线上购物或社区团购。
- 必须出门时,避开早晚高峰,选择人少时段。
- 在超市内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,避免拥挤。
天津疫情最新通报:超市购物指南
如何选择超市?
- 优先选择大型连锁超市,因其消毒措施规范,人员流动可控。
- 避免去小型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,病毒风险更高。
如何安全购物?
- 提前规划购物清单,减少在超市逗留时间。
- 使用消毒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,避免触摸面部。
- 付款时尽量使用扫码支付,减少接触现金和POS机。
- 购物后立即洗手,避免用手触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。
如何应对突发疫情?
- 关注官方疫情通报,不传谣、不信谣。
- 如出现发热、干咳等 symptoms,立即居家隔离并联系社区。
- 配合防疫人员进行核酸检测,如实报告旅行史和接触史。
专家紧急提醒:这3类人千万别去超市!
根据天津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最新建议,以下三类人群应严格避免前往超市:
-
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:不得离开住所,足不出户。
-
健康码为红黄码的人员:立即报备并接受隔离观察。
-
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的人员:建议居家隔离,待症状消失后48小时方可外出。
天津疫情最新通报:未来防控重点
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对超市、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核酸检测和环境监测,严厉打击违反防疫规定的违法行为,呼吁市民积极配合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。
天津疫情最新通报显示,超市已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,面对疫情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,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,只有严格遵守防疫规定,科学防护,才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,让我们携手并肩,共克时艰,早日战胜疫情!
声明综合自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、卫健委官方通报及权威媒体报道,仅供参考,具体防疫措施请以当地政府最新通告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