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,日新增病例数再创新高,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市民需提高警惕,科学防疫。
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,截至4月18日24时,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8例,目前尚在院治疗23例,4月18日0时至24时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
北京市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,丰台区、海淀区、西城区、东城区、朝阳区等多个区均有病例报告,涉及多个行业、多个场所,疫情传播链条复杂,防控难度大。
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,分析研判当前疫情防控形势,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,会议强调,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压力依然很大,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、厌战情绪、侥幸心理、松懈心态,以快字打头、以狠字发力、以准字托底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北京市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,包括:
-
加强社会面管控:严格出入京管理,非必要不出京;严格进返京人员管理,有14天内旅居史的人员,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绿码方可进入北京;严格公共场所管理,公园、景区、博物馆、美术馆等暂停开放;严格社区(村)管理,实行出入登记制度。
-
加快疫苗接种:加快推进疫苗加强针接种,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;加强重点人群、重点行业人员疫苗接种。
-
强化重点区域、重点人群、重点行业核酸检测:对疫情涉及的区、行业、单位、场所等开展多轮、多渠道、多形式的核酸检测;对重点人群、重点行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。
-
加强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:加强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,及时调整防控策略;加强风险人员排查,做到应查尽查、应隔尽隔、应收尽收、应治尽治。
-
做好物资保供和生活保障: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,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;加强重点保供单位和人员保障,确保市场供应稳定。
-
加强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:加强疫情防控科普宣传,提高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;加强心理健康服务,缓解市民焦虑情绪。
专家建议:
-
减少聚集,避免风险:近期非必要不出京,确需出京的,要关注途经地区的疫情风险,做好个人防护,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有本土疫情的地区,减少聚餐、聚会,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。
-
坚持科学佩戴口罩:在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场所,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规范佩戴,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。
-
保持社交距离:在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场所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,避免拥挤。
-
注意手卫生:保持手部卫生,勤洗手、常通风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。
-
及时接种疫苗: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,符合条件的人员尽快接种加强针。
-
出现症状及时就医: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嗅觉味觉减退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结膜炎、肌痛、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,应立即佩戴口罩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,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。
:
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容不得半点松懈和麻痹,我们要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定信心、同舟共济、科学防治、精准施策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(全文983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