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形势突变,大连全市进入战时状态,居民生活秩序如何调整?专家最新研判来了!
昨日晚间,大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,通报最新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,据统计,7月23日0时至24时,大连新增确诊病例12例,其中甘井子区11例,沙河口区1例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,在金普新区。
这是大连自疫情暴发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,大连市已全面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机制,全市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实施限流措施,部分区域已实行交通管制。
01 疫情概况
据大连市卫健委通报,本次疫情源头已基本查明,与俄罗斯入境人员相关联的可能性较大,7月21日以来,大连市已连续报告多例确诊病例,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提示为俄罗斯输入的变异毒株。
截至7月23日14时,大连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23例,其中本土病例122例,境外输入病例1例,这些病例均与俄罗斯入境人员活动轨迹存在关联。
在确诊病例中,甘井子区成为重灾区,占总数的85%,该区大连市友谊街道铁西社区、大连湾镇陈家村等区域被划为中风险地区。
02 防控措施
大连市委、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成立由市长任指挥的疫情防控指挥部,下设13个工作组,各部门协同作战。
全市范围内,公共场所实施50%限流措施,大中小学全部停课,转为线上教学,公交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采取"一班一消毒"制度,乘客须全程佩戴口罩。
根据最新规定,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14天,次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7天,所有入境人员继续实施14天集中隔离+7天居家健康监测。
03 风险区域
按照最新调整的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,大连市调整风险区域如下:
中风险地区:甘井子区大连市友谊街道铁西社区、甘井子区大连湾镇陈家村、沙河口区兴工街道宏兴社区。
低风险地区:大连市其他区域。
04 专家解读
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、主任医师张学军表示,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,病毒传播力强,且存在隐匿传播风险,他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出门,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,注意手卫生。
"近期气温变化较大,市民仍需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。"张学军说,"同时要保持良好心态,配合防疫工作。"
05 疫情溯源
据大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介绍,目前已累计采集环境样本532份,检测结果阳性11份,基因测序显示,本次疫情与既往本土疫情无关联,但与俄罗斯输入病例高度相关。
大连市已派出疾控、公安、工信等部门骨干力量组成联合流调组,全力开展流调溯源工作,截至7月23日,共排查密切接触者312人,次密切接触者156人。
06 应对措施
在医疗资源方面,大连市已调集全市11家医疗机构参与疫情防控,抽调1200名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,全市137家医疗机构已全部纳入发热门诊管理。
生活物资保障方面,大连市商务局已建立保供企业清单,确定20家大型超市、10家电商平台作为生活必需品保供重点企业,确保市场供应稳定。
07 疫情影响
受疫情影响,大连市多个景区临时关闭,包括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、星海广场等热门景点,旅游业遭受重创,多家酒店、旅行社出现预订量断崖式下滑。
交通运输方面,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已暂停所有进出港航班,大连站、大连北站等火车站已暂停发售中转联程车票。
08 市民生活
为方便市民就地过年,大连市商务局等部门联合推出"菜篮子"保供行动,推出线上订菜、社区团购等配送模式,各大商超延长营业时间,确保市民基本生活需求。
大连市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,要求各学校立即启动线上教学模式,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、省市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开展教学活动。
09 疫情防控
大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3号公告,自7月23日起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,首轮检测覆盖全市常住人口,预计需要7天时间完成。
公告还要求,市民原则上非必要不离连,确需离连的,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,从其他城市来连人员,须持有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