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导读:
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,截至7月21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8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5例,当前,我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、局部暴发的态势,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。
疫情最新情况
7月20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8例,其中广东83例,内蒙古10例,甘肃10例,湖南6例,上海5例,江苏4例,北京3例,天津3例,重庆3例,四川2例,陕西2例,山东1例,安徽1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5例,其中广东48例,湖南14例,江苏4例,安徽3例,山东2例,广西2例,上海1例,甘肃1例。
从地域分布来看,广东疫情形势最为严峻,新增确诊病例83例,无症状感染者48例,内蒙古、甘肃等地也出现聚集性疫情,防控压力较大,上海、北京、天津等城市虽然新增病例数量有所下降,但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。
重点地区疫情分析
广东疫情
广东近期报告的本土疫情主要集中在广州市和深圳市,7月19日,广州市黄埔区在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,随后开展的多轮核酸检测发现多例阳性病例,深圳市在社会面常态化核酸检测中也发现多例阳性病例。
广东省有关部门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,广州市已划定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,实行分级分类管理,深圳市也加强了重点区域的管控力度,组织开展多轮核酸检测。
内蒙古疫情
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近期报告的本土疫情呈上升趋势,7月18日至20日,该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,疫情主要集中在锡林浩特市和二连浩特市。
当地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疫情,包括加强边境管控、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、实施交通管制等,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发布健康提示,提醒公众做好个人防护。
疫情防控措施
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,各地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:
-
加强重点场所管理:电影院、KTV、棋牌室等密闭场所暂停营业,餐饮场所实行预约、错时错峰、限制人流等措施。
-
严格人员流动管理:实施跨区域通勤限制,非必要不出行,确需出行的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-
强化重点人群筛查:对重点行业、重点场所工作人员,以及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。
-
加大疫苗接种力度: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,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工作,提高人群免疫水平。
专家防控建议
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7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要继续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,落实"动态清零"总方针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建议:
-
坚持科学精准防控,不随意关停正常运行的场所。
-
加强重点人群、重点场所的监测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-
加快推进疫苗接种,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,提高免疫屏障。
-
养成良好卫生习惯,坚持"一米线""戴口罩""勤洗手""常通风""公筷制"等卫生习惯。
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
近期疫情多点暴发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:
-
生产生活受到影响:部分地区工厂停工、物流受阻,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。
-
旅游业遭受重创:景区关闭、交通管制导致旅游业损失严重。
-
教育教学受影响:多地中小学调整教学安排,部分高校实行封闭管理。
-
就业市场承压:企业招聘活动减少,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多困难。
心理调适建议
面对持续的疫情,公众容易产生焦虑、恐惧等负面情绪,专家建议:
-
保持信息畅通:通过权威渠道获取疫情信息,不传谣、不信谣。
-
坚持科学防疫: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,提高自我防护能力。
-
保持良好心态:通过运动、阅读、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。
-
寻求专业帮助:如出现持续情绪问题,可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。
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,我们要在坚持科学精准防控的同时,努力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每个人都应履行好个人责任,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,共同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。
让我们携手同心,共克时艰,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