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,截至7月15日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2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4例,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,尽管整体疫情形势趋于平稳,但部分地区仍需警惕输入性风险,专家建议公众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。
全国疫情总体情况
7月,全国疫情整体呈现以下特点:
-
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
与6月相比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均有明显下降,表明前期防控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。 -
本土疫情以散发为主
全国本土疫情主要集中在个别省份,未出现大规模聚集性疫情。 -
境外输入风险依然存在
随着国际航班逐步恢复,境外输入病例数量有所增加,需警惕由此引发的本土传播风险。
重点地区疫情动态
北京: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
北京市7月新增确诊病例5例,均与近期入境人员相关,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,市民应继续坚持“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聚集”的防护措施,尤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保持警惕。
广东:散发疫情未形成大规模传播
广东省7月新增确诊病例4例,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,广东省卫健委表示,目前未发现社区传播,疫情风险较低。
湖北:防控形势总体平稳
湖北省7月新增确诊病例3例,均为境外输入病例,湖北省已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,确保疫情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。
专家解读:防控形势与应对措施
专家观点:疫情可控但不可松懈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可控,但防控不能松懈,他强调,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尤其是夏季人们容易放松警惕,更需加强防护意识。
防控措施:科学精准,分类施策
国家卫健委指出,各地应根据疫情形势,科学调整防控措施,做到“精准防控、分类施策”,对于低风险地区,可适当放宽防控措施,但仍需保持常态化防控。
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
坚持科学佩戴口罩
在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,务必佩戴口罩,尤其在人员密集场所。
注意手卫生
勤洗手、勤消毒,避免用手触摸口、鼻、眼等部位。
减少聚集,保持社交距离
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聚集活动,保持社交距离,减少感染风险。
关注疫情动态,及时调整出行计划
出行前应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,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。
疫情信息发布与公众沟通
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
公众应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各地卫健委官网、官方媒体等渠道获取疫情信息,避免相信不实传闻。
科学应对网络谣言
疫情期间,网络谣言时有发生,公众应保持理性,不传谣、不信谣,遇到可疑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。
团结协作,共克时艰
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战斗,全国上下团结一心,科学防控,才能早日战胜疫情,让我们继续保持信心,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,共同守护健康、平安的生活环境。
数据来源: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各省市卫健委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撰稿人:XXX(自媒体作者)
发布日期:2024年7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