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见去世的姥姥_意味着什么
1
2025-09-08
很多初学者把“描写”与“叙述”混为一谈,结果文章平淡无味。其实,描写是“画”,叙述是“说”:描写让读者“看见”,叙述让读者“知道”。
自问:我写的是“他走进房间”还是“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,灰尘在斜射的阳光里跳舞”?前者是叙述,后者才是描写。
叙述:按时间推进事件。
描写:暂停时间,放大瞬间。
自问:如果删掉这句话,情节是否断裂?不裂,多半是描写。
数一数句子触发了几种感官:
“他哭了”——只有视觉。
“泪水滚烫,滑过嘴角,咸得发涩”——视觉+触觉+味觉,描写无疑。
叙述:形容词稀少,动词为主。
描写:形容词、副词、比喻密集。
例:
叙述:月亮升起来了。
描写:银盘似的月亮,从墨蓝的群山间缓缓探出,清辉泻在瓦楞上,像撒了一层碎盐。
原句(叙述):她生气了。
改写(描写):
她眉梢猛地一挑,嘴角抿成冷硬的弧线,指节因握拳而泛白,连呼吸都带着细微的颤音。
自问:哪一句让你“看见”了生气?答案不言而喻。
错误:美丽、漂亮、迷人、好看的花园。
纠正:选最精准的一个词,再补细节——“爬满青苔的石阶尽头,一树晚樱正簌簌落下粉雪”。
错误:他“怒发冲冠、火冒三丈”。
纠正:用动作替代成语——“他一脚踹翻凳子,木屑四溅,喉结上下滚动却发不出声音”。
错误:花园很美。
纠正:加入听觉与嗅觉——“蜜蜂的嗡鸣混着潮湿的泥土味,在午后阳光里发酵成黏稠的甜”。
顶级描写往往不露痕迹地推动情节。
例:
“他摸了摸口袋,只剩一枚硬币,边缘已经磨得发亮。”
——既描写贫穷,又暗示他犹豫是否打 *** 求助,情节自然向前。
颜色:黛青、绛紫、月白、鸦青 声音:窸窣、铮然、噗嗤、嗡鸣 触感:绒绒、滑腻、嶙峋、酥麻 气味:陈腐、甘洌、腥膻、幽淡 动作:踅、趔趄、拂、攥
把这张表贴在书桌边,写作时随手替换平庸词汇。
描写跟的词语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越准越动人。下次提笔,先停三秒自问:我想让读者“知道”还是“看见”?答案决定你落笔的方向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