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别人“喝凉水都胖”,我却怎么吃都不长肉?
很多“纸片人”都会发出灵魂拷问:身体瘦弱怎么增重?其实,吃不胖往往并非单一原因,而是多重因素叠加:
- 基础代谢过高:安静状态下消耗的热量就比别人多。
- 消化吸收差:胃酸分泌不足、肠道菌群失衡,导致“吃得多、吸收少”。
- 隐性消耗:熬夜、焦虑、慢性压力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,能量被悄悄“烧掉”。
- 运动方式单一:长期只做有氧,肌肉量低,热量缺口始终存在。
二、身体瘦弱吃什么能长胖?先分清“长肥肉”还是“长肌肉”
想摆脱“竹竿”身材,目标应是增肌增重而非单纯囤脂肪。饮食策略必须围绕热量盈余+优质蛋白+健康脂肪展开。
1. 热量盈余:每天到底多吃多少?
计算方式:
目标热量=基础代谢×活动系数+300~500kcal
举例:基础代谢1400kcal、办公室久坐(活动系数1.4),则每日摄入需达到2260~2460kcal。
2. 蛋白质:肌肉合成的“砖瓦”
- 每日1.2~1.5g蛋白质/公斤体重。
- 优选:鸡胸肉、三文鱼、牛排、鸡蛋、希腊酸奶、乳清蛋白粉。
3. 健康脂肪:提升热量密度
- 一把混合坚果≈180kcal,两勺花生酱≈190kcal。
- 牛油果、橄榄油、亚麻籽油拌沙拉,轻松增加200~300kcal。
4. 碳水:训练前后“燃料”
- 训练前:燕麦、全麦面包,稳定供能。
- 训练后:香蕉、米饭、红薯,快速补充糖原。
三、增重食谱示范:一日三餐+两次加餐
以60kg成年男性为例,目标热量2400kcal,蛋白质90g。
早餐(700kcal)
- 燕麦80g+全脂牛奶300ml+蓝莓50g+蜂蜜10g
- 水煮蛋3个
上午加餐(300kcal)
午餐(750kcal)
- 香煎鸡胸肉150g
- 橄榄油炒三色蔬菜200g
- 糙米饭150g
下午加餐(250kcal)
晚餐(400kcal)
四、训练计划:光吃不练,只会变成“泡芙人”
增肌期训练遵循大重量、低次数、多组数、复合动作。
每周四分化训练表
- 周一:胸+三头——杠铃卧推、哑铃飞鸟、双杠臂屈伸
- 周二:背+二头——硬拉、引体向上、杠铃划船
- 周四:腿——深蹲、腿举、罗马尼亚硬拉
- 周五:肩+腹——杠铃推举、侧平举、卷腹
每组8~12RM,做4~5组,组间休息60~90秒。
五、常见误区:90%的瘦子都踩过的坑
- 误区1:狂吃垃圾食品
炸鸡、奶茶虽高热量,却带来胰岛素抵抗、脂肪堆积,增重不成反伤健康。
- 误区2:忽视睡眠
肌肉在深度睡眠时修复,每天保证7~9小时,否则睾酮水平下降,增肌效率减半。
- 误区3:频繁称体重
体重波动受水分、肠胃内容物影响,每周固定早晨空腹称重一次即可。
六、进阶技巧:突破平台期的三大杀招
当体重连续两周不再上涨,可尝试:
- 碳水循环:训练日提高碳水至每公斤4~5g,休息日降至2~3g,防止脂肪过度堆积。
- 力量突破:每月安排一次“极限重量日”,冲击1RM,激活神经系统。
- 消化酶+益生菌:改善吸收效率,让吃进去的营养真正“长在身上”。
七、真实案例:从48kg到65kg的180天
小林,25岁,程序员,身高175cm,初始体重48kg,BMI仅15.7。按照上述饮食+训练方案执行:
- 第1个月:体重+3kg,力量提升明显,卧推从30kg到45kg。
- 第3个月:体重+7kg,腰围仅增加2cm,体脂率维持在12%。
- 第6个月:体重稳定在65kg,BMI升至21.2,体型从“竹竿”变“倒三角”。
关键心得:记录饮食、定期拍照、及时调整,把增重当成项目管理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