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是名词,在现代汉语里属于“普通名词—人物类—集体/个体皆可”的范畴。
拆解“学生”这个词的构成
- **字面意义**:“学”表示学习,“生”表示人,合起来就是“学习的人”。
- **构词方式**:偏正式合成词,前一个字修饰后一个字。
- **语源演变**:最早见于《礼记·王制》“命乡论秀士,升之司徒,曰选士;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,曰俊士;升于学者,不征于乡,曰**学生**”。可见“学生”一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
---
学生属于什么词类?
1. **词类归属**:现代汉语把“学生”归入**名词**大类。
2. **名词小类**:
- 普通名词(非专有名词)
- 人物名词(非事物、处所、时间名词)
- 个体名词(可计数:一个学生、五名学生)
3. **语法功能**:
- 可充当主语:学生应该遵守校规。
- 可充当宾语:老师表扬了学生。
- 可受数量短语修饰:三名学生。
- 可受形容词修饰:勤奋的学生。
- 一般不受副词修饰,但口语里偶尔出现“很学生”之类活用,属于修辞现象。
---
“学生”在句子中的五种典型用法
- **作主语**:学生是课堂的主体。
- **作宾语**:学校关心学生。
- **作定语**:学生宿舍在六楼。
- **作中心语**:优秀的学生常常自律。
- **作同位语**:我们学生,要有责任感。
---
与“学生”易混词辨析
| 对比词 | 核心差异 | 示例 |
|---|---|---|
| **同学** | 强调“同在一校、同在一班”的人际关系 | 我们班的同学很团结。 |
| **学员** | 多用于培训、非学历教育 | 驾校学员请注意安全。 |
| **弟子** | 带有传统、师承色彩 | 孔子弟子三千。 |
| **学徒** | 旧时手工业跟从师傅学艺的人 | 木匠学徒要三年出师。 |
---
“学生”在语法层面的小疑问
问:可以说“很学生”吗?
答:严格说不规范,因为“学生”是名词。但 *** 语里出现“他今天穿得很学生”,这里的“学生”已活用为形容词,表示“像学生的样子”,属于修辞活用,非标准用法。
问:可以说“学生们”吗?
答:可以。“学生”本身是可数名词,加“们”表示复数,但汉语里数量短语更常用,如“三十名学生”比“三十名学生们”更地道。
---
“学生”在不同语境中的外延变化
- **教育法视角**:指“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、接受学历教育的人”。
- **日常口语**:有时把“研究生”也叫“学生”,有时又把“小学生”单独拎出来,不称“学生”而称“孩子”。
- **历史语境**:明清小说里“学生”还是一种谦称,相当于“我”,如“学生不敢”。
---
“学生”衍生词与短语
- **学生气**:形容人稚嫩、缺乏社会经验。
- **学生会**:高校里的学生自治组织。
- **学生证**:在校身份凭证。
- **学生票**:交通、景区对在读学生的优惠票。
- **学生党**: *** 用语,指主要依靠父母供给、消费能力有限的学生群体。
---
常见搭配与固定句式
- **动宾搭配**:招收学生、指导学生、开除学生。
- **偏正搭配**:医科学生、贫困学生、国际学生。
- **固定句式**:
- 作为一名学生,首要任务是学习。
- 学生应以学业为重。
- 学生与教师是教学相长的关系。
---
“学生”一词的跨语言对照
| 语言 | 对应词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英语 | student | 兼指大中小学生;pupil 多指小学生。 |
| 日语 | 学生(がくせい) | 多指高中生以上;小学生称“児童”。 |
| 法语 | étudiant/étudiante | 性别区分;小学生称élève。 |
| 德语 | Student/Studentin | 大学及以上;中小学生称Schüler/Schülerin。 |
---
小结:一句话记住“学生”的词类与用法
**“学生”是名词,可指任何学段的学习者,能作主、宾、定、同位语,可与数量、形容词搭配,但一般不与程度副词连用;在口语与法律文本中,其外延略有差异,需要结合语境灵活理解。**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