贡马是什么?一句话先说明白
贡马,古代指地方向朝廷进献的良马,既是一种实物贡品,也象征臣服与礼仪。
贡马的历史源头:从周礼到明清
周代:礼制化的开端
《周礼·夏官》记载“马质掌质马,马量三物”,**“贡马”首次被纳入国家礼制**,诸侯须按等级献马,用于祭祀、战争与王室乘骑。
汉唐:从战争资源到外交符号
- 汉武帝为对抗匈奴,**在河西走廊设“牧师苑”**,要求西域三十六国岁贡天马,形成“贡马—丝绸”交换链。
- 唐太宗时,**突厥、回纥以贡马换取茶叶、铁器**,贡马成为羁縻政策的核心工具。
明清:制度与贸易的双重面孔
- 明代《大明会典》规定,**乌思藏(今 *** )三年一贡,每次贡马不得超过四百匹**,超出部分由茶马司按市价收购,实为“以马代赋”。
- 清代“茶马互市”衰落,**贡马逐渐仪式化**,乾隆五十七年,廓尔喀战役后,**尼泊尔每五年贡马八匹**,象征藩属关系而非军事需求。
贡马与普通战马的三点区别
1. **血统要求**:贡马须“七尺以上、色分九种”,《相马经》称“龙颅突目”为上品,普通战马只需健壮。
2. **用途差异**:贡马优先供应皇室仪仗、祭祀,战马则直接编入骑兵。
3. **附加价值**:贡马常附带马鞍、镫具,**如明代“描金云龙鞍”一套值银二百两**,远超马匹本身。
贡马背后的政治经济学
中央如何控制贡马质量?
自问:朝廷不怕地方以次充好吗?
自答:
- **“验马御史”制度**:明代派御史到产地,按《马政条例》检验牙口、蹄寸,不合格者退回并罚俸。
- **“烙印编号”**:每匹贡马臀烙“某年某卫贡”字样,**如发现私换,地方官革职**。
贡马对边疆经济的影响
- ** *** **:因贡马需求,**“达木牛场”成为专业牧场**,牧民以马换茶,形成“茶马古道”支线。
- **云南**:丽江木氏土司垄断滇马贸易,**万历年间年贡马三百匹,换取盐引二千引**,间接控制川盐入藏通道。
贡马在文化中的隐喻
诗词里的贡马:从杜甫到纳兰性德
- 杜甫《秦州杂诗》“西戎外甥国,何得迕天威”暗指**吐蕃以贡马为名窥探虚实**。
- 纳兰性德《采桑子》“谢娘别后谁能惜,飘泊天涯”以**贡马自喻**,表达身不由己的侍卫生涯。
贡马与“天马”神话的交织
汉武帝得乌孙马后,**下诏更名“天马”**,并赋《西极天马之歌》,贡马由此被神化为“龙种”,**后世“八骏图”实以贡马为原型**。
贡马制度的衰亡与遗产
为何19世纪后贡马消失?
自问:火器普及是主因吗?
自答:
- **军事淘汰**: *** 战争后,骑兵作用下降,**同治年间新疆贡马缩减至五十匹**。
- **财政改革**:清末“摊丁入亩”,**贡马折银每匹十二两**,实物贡赋彻底货币化。
现代语境下的“贡马”复活
- **文化遗产**: *** 那曲“当吉仁赛马节”重现**“选马—献礼”仪式**,但马匹改为牧民自愿捐赠。
- **旅游符号**:云南香格里拉景区推出**“贡马体验骑乘”**,一小时收费三百元,**血统证书却写明“改良蒙古马”**,成为商业噱头。
普通人如何一眼识别“贡马”元素?
- **看烙印**:博物馆展出的清代贡马皮鞍具,**臀部残留“康熙五十四年西宁镇”火印**。
- **查档案**:中国之一历史档案馆藏《茶马奏销册》**记录每匹贡马的毛色、齿岁、赏赐物品**,可在线检索。
- **听方言**:甘肃河州话称骏马为“贡贡子”,**实为“贡马”音变**,至今保留在洮岷花儿歌词中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