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词语有哪些_敦煌词语含义是什么

新网编辑 3 2025-09-08 11:57:19

一、为什么“敦煌词语”会成为搜索热点?

近几年,随着《又见敦煌》《敦煌·慈悲颂》等文艺作品热播,“敦煌词语”一词的搜索量直线上升。很多读者好奇:它到底指哪些词?这些词背后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?

敦煌词语有哪些_敦煌词语含义是什么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二、敦煌词语到底包含哪些类别?

1. 佛教术语:从梵音到汉语的华丽转身

  • 涅槃:原词梵语Nirvāṇa,敦煌写本中已完全汉化,意为“灭度”。
  • 般若:音译自Prajñā,指超越世俗的智慧。
  • 伽蓝:由梵语Saṁghārāma音译而来,后专指寺院。

2. 世俗用语:丝路商旅留下的日常记录

  • 胡饼:一种撒芝麻的烤面饼,高昌、粟特商人常携此物远行。
  • 市券:相当于今天的合同,买卖牲畜、布匹时必写。
  • 烽子:烽火台值守士兵的俗称,在敦煌遗书里出现频率极高。

3. 艺术行话:壁画工匠的“内部暗语”

  • 粉本:壁画起稿用的底稿,画师代代相传,被视为“不传之秘”。
  • 叠晕:一种由深到浅的渐变色技法,能让衣褶呈现立体感。
  • 沥粉堆金:用胶粉勾线再贴金箔,远看金光凸起,近看线条饱满。

三、这些词语为何能跨越千年仍鲜活?

自问:一个词能活多久?
自答:只要它仍被需要,就不会死。

佛教术语因信仰延续而存;商业用语因丝路贸易而兴;艺术行话因壁画修复与临摹而重获新生。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保护现场,今天依旧能听到师傅们喊:“把粉本递过来!”


四、常见误读:别把“敦煌词语”当成生僻字 ***

误区一:所有敦煌词都高冷艰深

真相:像“胡饼”“烽子”这类词,其实就是唐朝的“外卖”和“边防小哥”。


误区二:敦煌词语只出现在佛经里

真相:敦煌遗书约六万件,佛经只占三成,其余是契约、书信、医方、童蒙教材,语言生活气息极浓。


五、如何快速掌握敦煌词语的核心含义?

  1. 语境还原法:把词语放回原始写本,看前后文。例如“市券”常与“马”“绢”并列,立刻明白是交易文书。
  2. 图像对照法:壁画里找对应场景。看到“迦陵频伽”人首鸟身的形象,再读文字就不抽象。
  3. 音韵追溯法:遇到音译词,查梵语或粟特语原词,如“般若”对Prajñā,可瞬间抓住“智慧”本义。

六、延伸思考:敦煌词语对现代汉语的隐秘影响

今天说“世界”,很少有人知道它最早见于敦煌《金刚经》写本:“三千大千世界”。“世界”一词由此从佛典走向日常。

敦煌词语有哪些_敦煌词语含义是什么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再如“刹那”,原是梵语Kṣaṇa的音译,如今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“一刹那”。


七、实战演练:三分钟读懂一段敦煌契约

写本原文:
咸亨四年癸酉岁,胡商米禄山于敦煌县买奴一口,作价波斯银钱叁拾枚,两共平章,恐人无信,故立市券。

拆解:

  • 咸亨四年:唐高宗年号,公元673年。
  • 波斯银钱:流通于丝路的银币,含银量高,相当于当时的“硬通货”。
  • 平章:协商、议定之意,现代汉语已少用。

自问:这段文字对今天有何启示?
自答:它证明早在七世纪,敦煌就是国际化都市,合同精神、等价交换的观念已深入人心。


八、资源推荐:想深入,下一步读什么?

  • 《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》:契约、账簿、书信一网打尽,是研究世俗词语的宝库。
  • 《敦煌壁画中的服饰》:通过服饰名物,理解“帔帛”“半臂”等词的实物形态。
  • 《敦煌俗字典》:收录写本中的异体字、俗体字,解决“看着像又不认识”的尴尬。

九、写在最后:让词语带我们回到风沙中的敦煌

当“涅槃”“市券”“粉本”这些词从纸面跃出,你会发现它们不是死去的符号,而是曾在这片戈壁上呼吸、交易、祈祷、作画的人留下的体温。理解敦煌词语,就是与千年前的目光对视。

敦煌词语有哪些_敦煌词语含义是什么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上一篇:蚝仔煎蛋怎么做_蚝仔煎蛋家常做法
下一篇:词语属于什么描写_如何快速判断描写类型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