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普通人之一次进法院,最想知道的十个问题
把最常被问到的疑问先拎出来,自问自答,让你一分钟心里有底。
- 问:收到传票后多久必须到庭?
答:按传票载明日期准时到庭,通常提前30分钟安检。
- 问:没带身份证能进法院吗?
答:不能,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明是安检硬性要求。
- 问:可以带手机录音吗?
答:未经法庭允许录音录像属违法行为,会被强制删除。
- 问:被告不到庭会怎样?
答:民事案件可缺席判决,刑事案件可能强制到庭。
- 问:开庭当天还能提交证据吗?
答:原则上须在举证期限内提交,逾期可能不被采纳。
- 问:请不起律师怎么办?
答: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,可向当地司法局申请免费律师。
- 问:庭审一般要多久?
答:简易程序约1小时,普通程序可能持续半天至数天。
- 问:判决书多久能拿到?
答:当庭宣判的十日内送达,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领取。
- 问:败诉后多久上诉?
答:民事判决15日内、刑事判决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交上诉状。
- 问:执行难怎么破解?
答:胜诉后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,提供财产线索可加快进度。
二、法庭办案流程怎么走:从立案到归档的七个节点
用时间轴方式拆解,让你一眼看懂“法院到底在忙什么”。
- 立案窗口
提交起诉状、身份证明、证据目录,7天内收到受理通知书或补正通知。
- 送达阶段
法院通过EMS、公告、电子送达等方式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,期限15天至60天不等。
- 举证与答辩
原告继续补充证据,被告提交答辩状;双方均可申请鉴定、调查取证。
- 庭前会议
法官组织交换证据、归纳争议焦点,尝试调解,调解成功则出具调解书。
- 正式开庭
核对身份→法庭调查→举证质证→法庭辩论→最后陈述,全程同步录音录像。
- 合议与裁判
合议庭评议后 *** 判决书,重大疑难案件提交审委会讨论。
- 结案归档
裁判文书上网公开,电子卷宗同步生成,纸质卷宗30日内归档。
三、开庭前准备什么材料:一张清单打钩即可
把“要带什么”拆成人、证、书、物四大类,避免遗漏。
1. 人:主体资格证明
- 自然人: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。
- 法人: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。
- *** 人:律师执业证、授权委托书(明确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)。
2. 证:证据原件与复印件
- 书证:合同、借条、票据等,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并编页码。
- 物证:损坏商品、事故车辆照片,需封存并贴封条。
- 视听资料:录音、录像刻录成光盘,附文字整理稿。
- 电子数据:微信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,打印关键页面并公证。
3. 书:法律文书与表格
- 起诉状或答辩状:一式N+1份(N为对方当事人人数)。
- 证据目录:列明序号、名称、来源、证明目的。
- 管辖权异议申请书:若对法院管辖有争议,须在答辩期内提交。
- 回避申请书:认为法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时提交。
4. 物:辅助工具与费用
- 笔、记事本:记录法官询问要点。
- 计算器:核对利息、违约金。
- 诉讼费缴纳凭证:银行转账回单或POS机小票。
- 交通路线截图:避免迟到,建议提前一天踩点。
四、庭审现场高频场景应对话术
提前背几句“官方表达”,避免紧张时说错话。
场景 | 法官问什么 | 你可以这样答 |
身份核对 | 原告请陈述身份信息 | 我叫张三,身份证号×××,住×××, *** ×××。 |
举证阶段 | 该证据证明什么? | 该借条证明被告于2023年3月1日借款5万元,至今未还。 |
质证阶段 | 对被告证据有无异议? | 对真实性无异议,对关联性有异议,该转账记录与本案借款无关。 |
法庭辩论 | 请发表辩论意见 | 被告未按约定期限还款,已构成违约,应支付本金及逾期利息。 |
最后陈述 | 还有无补充? | 请求法院支持全部诉讼请求。 |
五、判决后最容易踩的五个坑
官司赢了也可能“空欢喜”,提前规避执行难。
- 错过申请执行的两年时效
从判决最后履行日起算,超期法院不再受理。
- 没有财产线索
提前调查对方房产、车辆、银行账户,申请财产保全。
- 未申请限制高消费
提交申请书,法院可将老赖列入失信名单,禁止坐飞机高铁。
- 未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
若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,可另行诉讼追加。
- 未关注终本程序
执行中止后,发现财产可立即申请恢复执行。
六、延伸:线上办案新渠道
疫情后,全国法院推广“移动微法院”,足不出户也能打官司。
- 立案:微信搜索“人民法院在线服务”小程序,上传材料,24小时审核。
- 缴费:支持微信、支付宝扫码支付诉讼费。
- 调解:视频调解室在线签字,调解书电子送达即时生效。
- 查档:裁判文书、庭审笔录可在线查阅并加盖电子公章。
注意:线上开庭仍需正装出镜,背景保持整洁,禁止无关人员入镜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