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导读:
- 疫情最新通报:风险地区新增,病例轨迹公布
- 病例活动轨迹:重点区域和场所公布
- 防控措施升级:公共场所限流,倡导非必要不外出
- 专家建议:做好个人防护,配合防疫工作
- 疫情形势分析:警惕隐匿传播,防范输入风险
- 结语:众志成城,共克时艰
根据吉林省卫健委最新通报,截至2024年4月10日,吉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,其中长春市8例,吉林市4例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,其中长春市10例,吉林市8例,吉林省共有高风险地区15个,中风险地区23个,涉及长春、吉林、四平、白城等多个城市。
疫情最新通报:风险地区新增,病例轨迹公布
据吉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,4月9日0-24时,全省新增确诊病例12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,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,两地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。
从病例轨迹来看,长春市南关区、绿园区、二道区等多个区域出现确诊病例,且存在跨区传播风险,吉林市昌邑区、龙潭区也出现多起聚集性感染事件,提示社区传播风险依然存在。
病例活动轨迹:重点区域和场所公布
根据吉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布的信息,现将部分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提示如下:
-
长春市南关区:4月7日,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常规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,后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该工作人员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南关区某医院及周边区域。
-
长春市绿园区:4月8日,绿园区在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一名阳性感染者,后确诊,该人员曾多次前往某大型商超购物,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区域。
-
吉林市昌邑区:4月9日,昌邑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一名阳性感染者,后确诊,该人员在隔离前曾多次出入某写字楼,存在较大传播风险。
防控措施升级:公共场所限流,倡导非必要不外出
面对疫情反弹,吉林省多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:
-
公共场所限流:长春市、吉林市等重点地区大型商场、超市、影院等场所实行限流50%措施,避免人员聚集。
-
交通管制:长春市、吉林市等城市对外地车辆实行严格管理,非必要不出城,确需出行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-
社区封闭:长春市南关区、绿园区,吉林市昌邑区、龙潭区等多个区域实行封闭管理,限制人员流动。
-
全民核酸检测:长春市、吉林市等重点地区已启动多轮全员核酸检测,确保不漏一人。
专家建议:做好个人防护,配合防疫工作
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,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,做好个人防护:
-
科学佩戴口罩:在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,务必全程佩戴口罩。
-
保持社交距离: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,避免拥挤。
-
勤洗手消毒:注意手部卫生,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。
-
减少聚集活动: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,减少感染风险。
-
配合防疫措施:主动配合测温、扫码、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,共同筑牢防疫屏障。
疫情形势分析:警惕隐匿传播,防范输入风险
从目前的疫情数据来看,吉林省疫情呈现以下特点:
-
传播速度快: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,提示病毒传播力强。
-
隐匿性强:部分病例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场所,存在隐匿传播风险。
-
输入风险高:随着人员流动,输入性病例风险增加,需加强边境管控。
-
防控压力大:随着疫情发展,防控压力持续加大,需全社会共同努力。
众志成城,共克时艰
当前,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、同舟共济,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,让我们行动起来,从自身做起,科学防控、群防群控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!
温馨提示:本文信息截至2024年4月10日,疫情形势可能随时变化,请以吉林省卫健委最新通报为准,如有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可疑症状,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