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4月15日24时,北京市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2例,其中本土病例8例,境外输入病例4例,现有确诊病例123例,其中重症病例2例,面对疫情反弹,北京防控形势依然严峻,市民需提高警惕,做好个人防护。
4月15日0-24时,北京市新增12例本土新冠肺炎关联病例,其中确诊病例8例,无症状感染者4例,这些新增病例均与此前的聚集性疫情相关联,主要集中在海淀区、朝阳区和房山区。
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,本次疫情的病毒毒力较强,潜伏期短,传播速度快,感染者的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,但病毒载量高,传染性强,专家分析认为,这是一次由京外输入引发的本地疫情,目前已形成有限规模的社区传播。
风险提示:
-
北京市近24小时新增本土病例8例,较前一日有所增加,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。
-
目前北京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0个,中风险地区35个,涉及多个城区,包括海淀区、朝阳区、房山区、丰台区、西城区、东城区、石景山区、门头沟区等。
-
专家建议市民减少非必要出京,确需出京的,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进返京人员请在抵京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。
-
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出入中高风险地区,确需出行的,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,全程规范佩戴口罩,避免聚集。
最新防控措施:
北京市政府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:
-
加强社会面管控:北京警方已加大对公共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的巡逻防控力度,严查公共场所测温、扫码、限流等措施落实情况。
-
强化重点区域管控:对疫情高风险地区实施封闭管理,限制人员进出,开展多轮核酸检测。
-
调整公共交通运营:部分公交线路、地铁车站采取甩站、绕行、限流等措施,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。
-
加强企事业单位管理:严格落实单位主体责任,严控人员聚集,坚持测温、扫码、戴口罩等措施。
-
强化校园防控:全市大中小学继续暂停线下教学活动,高校实行封闭管理,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。
官方通报:
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,截至4月15日16时,北京市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3例,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现有密切接触者1734人,次密切接触者732人,已排查风险点157个。
北京市政府表示,将继续坚持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总策略,落实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,以快字打头、以快制胜,争分夺秒控制疫情传播,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。
专家建议: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风险依然很大。他建议市民:
-
继续做好个人防护: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,注意手卫生。
-
减少不必要的出行: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,确需出行的,要提前了解当地防疫政策。
-
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:自觉遵守测温、扫码、限流等规定,主动配合健康监测。
-
保持良好心态:积极接种疫苗,提高自身免疫力,不信谣、不传谣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数据来源:
-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-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
- 北京市人民政府
温馨提示:
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。建议您关注“北京发布”、“健康北京”等官方渠道,获取最新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引。如您近期有出京计划,请密切关注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调整。
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渠道,如有不准确之处,欢迎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