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目前,深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128例,其中本土病例103例,境外输入病例25例,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,深圳市紧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,多部门联合行动,全力保障市民健康安全。
深圳市肺炎疫情最新数据
根据深圳市卫健委最新通报,截至2023年4月15日24时,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8例,其中本土病例103例,境外输入病例25例,从年龄分布来看,30-50岁人群占比最高,达到65%,其次是20-30岁人群,占比25%。
从区域分布来看,南山区和福田区成为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区域,分别报告本土病例32例和28例,这两个区域人口密集、商业活动频繁,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。
与前一日相比,深圳新增确诊病例12例,其中本土病例10例,境外输入病例2例,新增病例中,有8例与此前的聚集性疫情有关联,其余4例为散发病例。
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升级
面对疫情反弹,深圳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,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:
-
交通管控:深圳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、机场、火车站、地铁站等重要交通节点实施严格查验,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进行劝返或落实健康管理措施。
-
场所管理:全市KTV、电影院、健身房、游泳馆、网吧等非必要场所暂停营业,大型商场、超市实行限流措施,要求顾客佩戴口罩、测量体温、扫码亮码。
-
社区防控:各街道、社区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,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查,对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,确保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。
-
医疗救治: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立发热门诊,120急救中心开通绿色通道,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,加强定点医院医疗力量,提高救治能力。
-
核酸检测:对重点区域、重点人群开展多轮核酸检测,做到应检尽检、愿检尽检,深圳已建成150个固定采样点、200个流动采样点,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200万份。
专家分析:疫情形势依然复杂
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表示,当前深圳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,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他分析认为,这波疫情主要有以下特点:
-
病毒传播力强:本次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,其传播速度远快于之前的毒株,隐匿性强,容易造成多点散发。
-
疫情来源不明: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疫情源头,这增加了防控难度,专家建议加强病毒溯源工作,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。
-
防控压力大:随着社会面逐步放开,人员流动增加,疫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大,专家呼吁市民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,做好个人防护。
疫苗接种:构筑全民免疫屏障
深圳市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,截至4月15日,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000万剂次,18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达到90%以上,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到85%。
深圳市卫健委呼吁尚未接种疫苗的市民,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尽快完成疫苗接种,建议已完成基础免疫的市民尽快接种加强针,以提高免疫效果。
深圳市民积极响应防疫号召
面对疫情反弹,深圳市民普遍表现出高度配合和理解。“出门戴口罩、回家先洗手” 成为大多数市民的自觉行动,不少市民表示,虽然生活受到一定影响,但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,愿意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。
深圳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,志愿者、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等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,爱心企业纷纷捐款捐物,社会各界捐款总额已超过1000万元。
未来防控工作重点
深圳市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-
加强疫情监测:继续做好重点人群、重点场所的监测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。
-
强化风险区域管控:根据疫情发展态势,动态调整风险区域范围,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。
-
推进疫苗接种:加快疫苗接种进度,特别是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,筑牢全民免疫屏障。
-
做好应急准备: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,做好医疗物资储备,确保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高峰。